在你下单买新衣服之前我想你听听这个故事
时间: 2024-03-24 14:02:43 |   作者: 华体汇综合app下载安装

  2013年4月24日,孟加拉国首都达卡郊区的热那大厦轰然倒塌(Rana Plaza),

  由于孟加拉国人力成本低廉,制衣工人只有40多美金的月薪,使得许多快时尚服装品牌将代工厂设在孟加拉国,纺织与制衣产业野蛮生长。为了节省本金,一些企业主们在建筑上违章搭建楼层,最终致使大楼倒塌。

  这场灾难揭露了快时尚所消耗的真实成本。流行与时尚的背后是服装厂工人恶劣的工作环境、超长的上班时间、以及微薄的薪水。

  伦敦的一家社会企业将每年的4月24日定为“时尚变革日”(Fashion Revolution Day),在社交网络发起#whomademyclothes(我的衣服从哪来)活动,用公众的声音向时尚品牌及制造商发问,以推动时尚产业链的透明化、改变人们过度消费的现状。

  在2016年4月18日-24日的一周时间里,全球有7万人向品牌发问,线次,众多时尚博主、知名设计师、模特等名人都参与了活动.

  今年的时尚变革日起步,就有两位重量级名人率先发力。先是时尚教母——西太后Vivienne Westwood在社会化媒体发了视频,几位设计师讲述了他们“旧衣新穿”的理念。

  紧接着,Emma Watson也发了Twitter,提示警醒我们四年前的热那大厦倒塌事件。女神一出手,瞬间近万人点赞。

  1980年以来,时尚品牌及零售商开始加快潮流更新换代的速度。以Zara、H&M为首的快时尚品牌大幅度加速了货架更新的频率,每两周推出新款、大规模促销活动,以追求货架上的衣服不断翻新。

  快时尚勾起了人们的购物欲望,这种“求量不求质、求快不求优”的销售模式将成衣的销售额和数量推向历史高峰。2002年全球服饰的总营收为1万亿美金,到2015年已增加为1.8万亿美金,预计2025年会达到2.1万亿美金的规模。2000到2014年间,衣服制造量翻了两倍。相较于15年前,每年每人平均购买的衣服增加了60%。

  虽说快时尚源于欧美,但中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2014年中国人平均购买新衣量达到6.5公斤,高于全球平均的5公斤。到2030年中国人均购衣量预期会增加到11到16公斤。

  快时尚直接引发了衣物的生命周期愈来愈短。研究显示,1992年到2002年间,每件衣服的平均寿命减少了一半。

  廉价的快时尚已经彻底改变我们的穿衣方式,也改变了我们对待衣物的态度。我们买得越多,每一件衣服穿着的次数就越少,导致衣柜里塞满了很少会穿到的衣服,有些甚至还挂着吊牌。最终结果是:衣服可以轻易抛弃,时尚的价值只为了尝鲜。

  目前,高耗能的产业特性让纺织业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污染源之一。从原材料生产到纺织制衣,每个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资源与能源,且制造着污染。

  举个例子:聚酯纤维。如今我们60%的日常服装中使用了聚酯纤维等人工合成纤维。但麻烦来了:生产聚酯纤维需要耗费大量的化石燃料,焚烧也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和温室气体。并且,聚酯纤维在洗涤时会进入河流及海洋,在食物链中积累转移,最终可能携带细菌进入人类餐桌。

  快时尚将地球生态和资源利用推向极限,地球环境已难有能力消化纺织业排放的温室气体、有毒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和废弃衣物。看下图了解不可持续的快时尚:

  绿色和平2011年起开展纺织业污染防治项目,要求全球时尚品牌、大型零售商和纺织品供应商在2020年前对大众公开化学物质管理信息,执行有毒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零排放的政策。绿色和平希望品牌从生产源头开始管理化学物质的使用。如今,已经有78家企业作出承诺,正在以实际行动回应公众的“2020年零排放诉求”。

  大企业想要改变毕竟很漫长,作为消费者的我们能做些什么呢?绿和君给大家几个小建议:

  第一,把衣服穿得久一点,别轻言说再见,好好照顾、修补它们。为旧衣服找到新的搭配创意,也可以DIY一下改变衣物的样子与功能。你知道吗,仅仅是将衣服的寿命从1年延长到2年,就可以让温室气体积排放量在一年内减少24%。

  第二,放下新衣至上的想法,购买二手衣物,并且把不想要的衣物挂到二手市场,寻找中意人。你也可以和朋友交换,将衣物的生命延续到下一个人手中。

  第三,对于一些在特定场合穿着的衣服,比如西装和礼服,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租赁代替购买。租赁衣物既不会增加衣橱的容量,还可以省下一大块购置成本。

  第四,若你需要买新衣,少洗含合成纤维的衣服,尽量购买如棉、亚麻和羊毛等天然纤维制成的衣服。还应该要考虑耐穿性,选一件可以陪伴我们最久的衣服。

  对于时尚品牌及生产商来说,需要将快时尚生产模式转型为尊重地球资源和考量消费者需求的生产模式。时尚品牌应该把衣物设计得质量更好、更耐穿、可修补、可再利用,并建立回收渠道,在衣物走到生命尽头时完全回收。可持续商业模式也会直接激励消费者,让他们可以做出更好的选择。